2025-07-28 新闻动态 104
导读:国内首个民企航空发动机建设项目 建成后年产500台发动机
6月24日,成都市召开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了成都推进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往哪走”“怎么干”。成都的县市新城资源富集,且各有特色,唯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方能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
崇州市就明确了向着做强电子电气、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智能家居、现代农业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的目标。
最近,在成都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混凝土泵车的轰鸣声中,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的重点项目即中发天信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传来好消息——在建楼栋已整体进入地上主体结构建设阶段。其中3#、4#厂房超出计划进度约2个月,已提前完成屋顶结构封顶。
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发部基建中心主任李卫峰表示:“这标志着全国首个由民营企业自主建设的航空发动机研发、试验、生产一体化项目将进入建设‘冲刺’阶段,为破解我国中小航空发动机试验资源短缺问题奠定基础。”
项目最终建成后,将诞生全国首个民营企业自主研制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该试验台被誉为航空发动机的“终极考场”——它需精确复现万米高空的低温、低压、高速气流环境,对发动机极限性能进行验证。
借助总部搬迁的有利契机,崇州引进的中发天信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2.5亿元。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投运后,可满足军民航适航的全部17项测试内容——这无疑带来了下游生态圈相关企业的关注与投资。
“我们从土地审批到开工建设只用了3个月,项目用地、电力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了我们‘一企一策’的精准帮助。”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鹏说,为了让企业能专心致志地搞研发、抓生产,“政府还组织协调了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与我们对接。”
按照产业的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一款航空发动机从研发到最终定型最少需要3000小时的高空实验,但由于相关实验资源较为稀缺,以往下游的企业只能被动等待。崇州的高空模拟试验平台建成后,将直接助推研发“加速度”。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后,这一项目将实现年产各类轻型航空发动机500台,产值约15亿元。
GE医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一期建成投用
日前,位于c一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并联验收,这标志着其西部首个精准医疗高端装备产业化基地正式建成投用。
项目首期核心任务聚焦于核医学关键设备——回旋加速器的国产化生产,这一突破不仅将显著扩大GE医疗在核素治疗领域的布局能力和本土化产业生态构建能力,而且是其自2023年独立上市后加速推进全面国产化战略的关键落子。
来源:网络
(欢迎加小编微信号:gtc6000;QQ群:603094810;资料都存在QQ群文件夹中)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或网络转载,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
上一篇:由东阿阿胶, 看白酒的必然反转
下一篇:没有了